點亮夢想 未來可期——北京冬奧會的回望與思考
http://m.haleywang.com2022年03月08日 09:44教育裝備網
北京2022年冬奧會上,中國代表團以9金4銀2銅的戰(zhàn)績,榮登金牌榜第三名,創(chuàng)造了冬奧會歷史的最佳戰(zhàn)績。從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辦2022冬奧會成功到舉行,短短7年時間,中國體育在展示世界最高競技水平的舞臺上,在帶動更多人參與上,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和飛躍,創(chuàng)造了冬季運動史上的奇跡。
“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成就冬奧輝煌
我國競技體育運動歷來有“夏強冬弱”的說法,一方面是冰雪競技體育的成績不夠理想,以往冬奧會最好戰(zhàn)績?yōu)闇馗缛A冬奧會上的5枚金牌和11枚獎牌;另一方面大眾冰雪運動也乏善可陳,參與者大多集中在東北、西北地區(qū)。
本屆冬奧會上,中國體育健兒延續(xù)了短道速滑項目的優(yōu)勢,先聲奪人,為中國代表團拿下2金1銀1銅的佳績;高亭宇在速度滑冰比賽中拿到了中國男子速度滑冰歷史上的第一枚金牌;韓聰、隋文靜以完美的表現(xiàn)摘得金牌,為中國代表團完美收官。
中國雪上項目上演了新老交相輝映、群星閃耀的賽場奏鳴曲。小將谷愛凌、蘇翊鳴橫空出世,先后摘下3金2銀;老將徐夢桃、齊廣璞堅守十余年終于奪得北京冬奧會冠軍,為自己的運動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憑借冰上和雪上項目的齊頭并進,中國代表團在北京冬奧會上實現(xiàn)了對歷屆冬奧會金牌總數和獎牌總數的全面超越。而在雪車、雪橇、北歐兩項、高山滑雪等過去中國人不熟悉的項目上,也實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技術戰(zhàn)術之外,年輕選手在賽場上的成熟、自信、灑脫,展現(xiàn)了中國“千禧一代”朝氣蓬勃的青春風采。面對網上“裁判不公”的說法,蘇翊鳴直言理解實時打分的困難性,懇請公眾終止批評。面對采訪,谷愛凌在回答中不時推廣“弘揚中國文化”以及“鼓勵青少年參與運動”的理念。賽前受傷骨折的高宏博在比賽中只能做一些基礎動作,無緣決賽,但賽后他高舉雙手,笑容燦爛,他所展現(xiàn)的拼搏精神、體育力量有力詮釋了奧運會“重在參與”的意義。
贏得坦坦蕩蕩,輸了無怨無悔。在北京冬奧會的賽場上,這些兼具實力和樂觀、洋溢著青春和自信的中國年輕人,綻放出人生最美麗的光彩。
與此同時,中國的冰雪運動由過去少數幾個地區(qū)開展發(fā)展到現(xiàn)在全國普及,實現(xiàn)了申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時“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承諾。
國家體育總局委托國家統(tǒng)計局開展的“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統(tǒng)計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已實現(xiàn)“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達到3.46億人,居民參與率達到24.56%。
“中國冬奧代表團的優(yōu)異成績將‘激勵一代人’,帶動更多中國人尤其是青少年參與到冰雪運動中去!眹殷w育總局宣傳司司長涂曉東說,“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開展‘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實踐,極大地推動了冰雪運動的跨越式發(fā)展。對于世界來講,‘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顯著地壯大了冰雪運動參與人群,為全球冰雪運動、冰雪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也為其他冰雪資源并不豐富的國家創(chuàng)新性地發(fā)展冰雪運動、推動產業(yè)升級提供了可資借鑒的中國實踐與中國方案。”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指出,本屆冬奧會中國最大的貢獻就是實現(xiàn)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這一目標!澳呐逻@三億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決定成為專業(yè)的冰雪運動從業(yè)者,未來全球冰雪運動也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發(fā)展格局”。
跨界跨項選材,讓更多體育健兒綻放光芒
一項數據表明,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之初,近三分之一的冬奧會項目在我國尚未開展,像雪橇、雪車、北歐兩項等,全國都沒有可用來比賽的場館或賽道,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以及競賽組織等人才隊伍短板明顯。為實現(xiàn)“全項目參賽”的目標,從2017年開始,我國開始跨項跨界選材,從田徑、武術、體操等夏季項目隊伍中選拔運動員,聘請高水平國外教練員,經過“擴面、固點、精兵”階段,實現(xiàn)了全項目開展、全項目建隊、全項目訓練,在北京冬奧會上達成了“全項目參賽”的目標。
在北京冬奧會男子鋼架雪車比賽中,中國選手閆文港沖破歐美選手的重圍,獲得了一枚寶貴的銅牌。沒有人想到,幾年前還在天津市田徑隊練跳遠的閆文港能夠登上北京冬奧會的領獎臺。
而大家所熟知的“小栓子”蘇翊鳴則是“棄文從武”成為中國國家滑雪隊運動員;中國雪車隊兩名取得突破的選手懷明明和應清,是從田徑項目跨界跨項而來……本屆冬奧會上,眾多來自賽艇、田徑、武術、體操等項目的運動員,走上“冰天雪地”。在從事冰雪項目之前,有人甚至從未見過雪,是跨界跨項選材讓他們有了為國爭光、馳騁冬奧賽場的機會,令他們才華得以展示,運動能力得以發(fā)掘。
據北京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秘書長倪會忠介紹,此次參賽的177名運動員來自全國20個省區(qū)市,覆蓋區(qū)域北至黑龍江省,南抵廣東省,東臨上海市,西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其中約有1/5的運動員是通過跨界跨項選材從事冰雪項目專業(yè)訓練的,雪上項目更是有近一半為跨界跨項選材運動員,徹底改變了冰雪項目僅僅依靠個別省份輸送運動員的情況。跨界跨項選材不僅為中國冰雪項目儲備了更多的后備人才,更幫助我國從夏奧體育強國向夏冬奧體育大國轉變。
既是體育的盛會,也是教育的契機
“我太喜歡谷愛凌了,她不僅運動水平高,北京冬奧會上獲得了2枚金牌1枚銀牌,學習成績還那么好,考上了斯坦福大學。能幫我要一個谷愛凌的簽名嗎?”北京一零一中學學生邵宇森向記者央求道。
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劉波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谷愛凌、蘇翊鳴等‘00后’在北京冬奧會上的優(yōu)異表現(xiàn),這些性格開朗、技藝高強、陽光燦爛的體育健兒必將成為新時代年輕人追捧的新偶像。這才是谷愛凌、蘇翊鳴等選手奪冠的最大意義!
“‘讓奧林匹克點亮青年夢想’是北京冬奧會的愿景。推廣奧林匹克‘卓越、尊重、友誼’的價值觀,讓青少年更好地接觸體育以及奧林匹克運動歷史文化,在這個過程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促進青少年全面發(fā)展,是北京冬奧組委奧林匹克教育和公眾參與的核心工作!北本┒瑠W組委官員劉晨說。
為了更好地以冬奧會為契機開展奧林匹克教育,北京冬奧組委立足主辦城市,輻射全國各地,構建了全國中小學奧林匹克和殘奧教育體系。截至2021年底,全國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累計達到835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2062所,共迎未來“姊妹!470所,形成了以東北、華北、西北為重點地區(qū)的總體布局。
“奧林匹克運動既是體育的盛會,也是教育的契機。北京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舉辦過冬奧會的‘雙奧城市’,將中國與世界緊密相連,這是對廣大青少年開展奧林匹克教育的重要契機,也是奧林匹克運動價值理念的要求!北本┒瑠W組委新聞宣傳部教育和公眾參與處處長孫斌表示,2025年,我國將建成5000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我們將以這些學校為冰雪運動的種子,在更多的校園中開展冰雪運動,普及奧林匹克教育。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